第六十一章 杨厂长,有肉啦-《四合院:芯生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嗯,我知道这个事儿,一车间的老郭,向我汇报了。”杨厂长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厂长,我把那个设备弄出来了。我详细跟您说说……”于是,赵烨详细的汇报了一下,这段儿时间他搞的东西,以及得到的成果。

    而且,他还着重说了京城大学的慈教授,和水木大学的教授今天的测试结果。证明了他搞出来的这个晶体管,得到了专家的认可,基本确定了生产这个东西的价值。

    杨厂长越听越是心惊,既惊讶于这个孩子的能干,也惊讶于这件事的重要程度。

    晶体管他是知道的,虽然不了解,可毕竟也是一个部级大厂的一把手。对工业部下面的各个分支厂都有一定的了解。

    据他所知,目前国内,主要生产晶体管的厂子,只有两家,一家是京城这边的718厂,一家是位于西南的722厂。

    看名字就知道,都是军工企业。其他生产这个东西的也有,不过都是小打小闹,产品质量和产能都不是很稳定。

    赵烨说的这个新型的晶体管,一旦弄成的话,那肯定是首先应用于国防需要和科学实验。工业上对这个需求不是很大。

    可这样一来,轧钢厂就尴尬了。做这个吧,真心是不专业。可不做吧,又是自家地里长出的苗儿,实在是可惜。

    就是强行想做也不容易,晶体管属于电子元器件,这在当下虽然同属于一机部的管辖,可是轧钢厂毕竟是生产钢材为主的。这要是强行上马,生产电子元器件,着实不容易。上级也不会让你这么干的。

    沉思良久,杨厂长还是选择了放弃。自己的轧钢厂真的不合适做这个。

    “烨子,首先我为你能取的这样的成绩祝贺你。不过今天你跟我说的这个事情,太大了。我们是钢材生产性质的工厂,你要是制造些机械设备,那还说的过去,可是生产电子元件,上级是不会批准的。我们也没有丝毫的经验嘛,就是让我们上马,我们也非常的被动。”

    杨厂长的话,落在赵烨耳朵里,他就知道这个杨厂长想错了。赵烨当然知道,轧钢厂是什么性质的厂子。只要领导不糊涂,肯定不会让轧钢厂这样一个钢铁机械企业去干电子厂的活儿的。

    但是,赵烨可不是这个打算。

    “杨叔,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,是这样的,电子元器件这类的东西,当然跟咱们没有关系了。可是,这生产线是不是跟咱们有关系?无论是哪个电子厂要生产,都离不了生产线啊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,杨厂长茅塞顿开。

    诚然,这个时代是计划经济时代,厂子里的一切,都要按照上级分配的任务来进行安排。

    很多人以为,这个时代的工厂,对干什么没有什么积极性,更加不会去抢什么生产任务。

    赵烨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,直到他参与了四分厂的建设,让他的这种认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工人,可能很多不愿意承揽更多的任务,因为经济上不会因为你干了别人两倍的工作,就能得到两倍的薪水。

    可是工厂的管理层可不会这样,但凡有进取心的厂部领导,都会积极主动的争取生产任务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保障厂子正常运转的问题,还涉及到了厂领导自身在系统内权重的问题。
    第(2/3)页